✈️ Gate 廣場【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】
廣場家人們注意啦!Gate Travel 已經上線~ 機票+酒店一站式預訂,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💸
所以說,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😎 💕
現在廣場開啓 #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# 活動,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& 使用體驗!💡
🌴 參與方式:
1️⃣ 在【廣場】帶話題 #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# 發帖
2️⃣ 你可以:
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(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)
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/訂酒店的奇妙體驗
放放省錢/使用攻略,讓大家省到笑出聲
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
📦 獎勵安排,走起:
🏆 優秀分享官(1 名):Gate 旅行露營套裝
🎖️ 熱門分享官(3 名):Gate 旅行速乾套裝
🎉 幸運參與獎(5 名):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
*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$100 合約體驗券,旅行速乾套裝 以 $50 合約體驗券折算,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$30合約體驗券折算。
📌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!
📌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、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。禁止小號刷貼,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!
🕒 8月20 18:00 - 8月28日 24:00 UTC+
中國地下礦場難掩風險,亞太比特幣挖礦仍衝綠色轉型
比特幣挖礦依舊是加密經濟的核心支柱,而亞太地區憑藉豐富的水力、天然氣與剩餘電力,正成為全球「綠色算力」的重要來源。儘管中國地下礦場活動持續帶來透明度風險,來自不丹、阿聯酋、澳洲等地的再生能源挖礦案例,正推動亞太比特幣挖礦向永續與高效邁進。
亞太挖礦版圖:能源優勢與政策挑戰並存
(來源:Trading View)
自 2021 年中國嚴厲打擊比特幣挖礦以來,算力逐漸轉移至亞太其他經濟體。不丹憑藉水力資源與 Bitdeer 合作,將挖礦能力擴大至 1,200MW,成為再生能源挖礦中心;阿布達比的 Marathon Digital 與 Zero Two 建立 200MW 浸入式冷卻礦場,利用火炬氣與先進冷卻技術應對極端氣候;澳洲 Iris Energy 則以 50EH/s 算力結合 AI 運算,展現能源與數位產業融合的潛力。
然而,亞太挖礦仍面臨高電價、規則碎片化與資本准入門檻等挑戰,特別是在能源透明度與 ESG 標準方面,與西方上市礦企仍有差距。
綠色能源案例:水力、火炬氣與電網整合
亞太地區的「綠色哈希」正在形成多元模式:
不丹:依託水力發電,吸引注重 ESG 的國際資本,打造環境友善的挖礦中心。
阿布達比:利用火炬氣與浸入式冷卻技術,在高溫環境中保持高效運行。
韓國:研究顯示,將剩餘電力貨幣化可幫助電力公司減少債務並降低電網損耗,將挖礦轉化為電網平衡工具。
澳洲:Iris Energy 將再生能源挖礦與 AI 運算結合,拓展能源負載與數位市場的協同效益。
這些案例表明,亞太挖礦不再只是算力競賽,而是能源轉型與基礎設施創新的試驗場。
中國地下挖礦:透明度與集中度風險
儘管中國在 2021 年頒布挖礦禁令,《劍橋數位礦業報告 2025》指出,中國仍佔全球超過 21% 的比特幣哈希率。四川等地的季節性水力發電與分散小型礦場,透過地方公用事業公司出售剩餘電力,繼續在地下運作。
這種「影子挖礦」模式破壞了全球算力分佈的透明度,使風險評估更加複雜。雖然北京在政策上維持禁令,但實際執行層面卻存在灰色地帶,令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挖礦活動的真實規模存疑。
未來展望:效率、透明度與資本吸引力
到 2026 年,亞太礦企若能兼顧高效能 ASIC 升級、再生能源電網整合與區域性報告標準,有望與西方礦企在資本市場平起平坐。
然而,風險依舊存在:
日本:高電價限制本土礦場規模化。
韓國:電網整合依賴政策支持。
不丹與阿聯酋:氣候變遷影響水文與火炬氣供應。
中國:地下活動持續削弱透明度。
供應鏈:ASIC 礦機生產受地緣政治與關稅影響。
專家指出,監管不確定性仍是亞太礦企最大挑戰,若缺乏長期政策明確性,資本成本將上升,全球投資者的參與意願也會下降。
结语
亞太地區的比特幣挖礦正處於能源轉型與監管博弈的交叉點。一方面,不丹、阿布達比、澳洲等地的綠色能源案例展示了永續發展的潛力;另一方面,中國的地下挖礦活動提醒市場,透明度與合規性仍是全球資本關注的焦點。未來,誰能在效率、透明度與 ESG 之間找到平衡,誰就能在全球算力競賽中脫穎而出。更多即時區塊鏈產業分析,請關注 Gate 官方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