💙 Gate广场 #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# 💙
用Gate品牌蓝,描绘你的无限可能!
📅 活动时间
2025年8月11日 — 8月20日
🎯 活动玩法
1.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(图片 / 视频 / 手绘 / 数字创作等),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。
2.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: #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# 。
3.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(例如:“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,蓝色永恒!”)。
4.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,禁止抄袭或搬运。
🎁 奖励设置
一等奖(1名):Gate ×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
二等奖(3名):Gate品牌卫衣
三等奖(5名):Gate品牌足球
备注:若无法邮寄,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:一等奖 $200、二等奖 $100、三等奖 $50。
🏆 评选规则
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:
创意表现(40%):主题契合度、创意独特性
内容质量(30%):画面精美度、叙述完整性
社区互动度(30%):点赞、评论及转发等数据
币圈10大富豪发家史:从第一桶金到财富神话
币圈富豪发家史:10位大佬的第一桶金从哪来?
每当加密市场行情波动,总会有人感叹他人如何轻易实现财富自由。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,币圈最富有的10位大佬是如何发家的?他们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?有什么独特的致富之道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大佬们的发家历程,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。
币圈知名富豪一览
注:以下为公开财富的估算值,实际资产价值可能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。
接下来,我们逐一回顾这些币圈富豪的发家史,以及他们各自如何积累第一桶金。
1. 中本聪
中本聪作为比特币的创造者,无疑是币圈的首富。他于2008年发表比特币白皮书,2009年正式推出比特币网络,被誉为"加密货币之父"。尽管其真实身份至今成谜,但他通过早期挖矿获得的约110万枚比特币,构成了他的第一桶金。这些比特币几乎从未被移动或出售,但随着比特币价格飙升,如今已价值约1250亿美元。
中本聪的财富随着比特币的成功而水涨船高。然而,自2010年后,中本聪就销声匿迹了,甚至有人推测他可能已经遗失私钥或不在人世。无论真相如何,中本聪凭借先发优势创造的财富神话,无疑是币圈的巅峰。
2. 赵长鹏
作为某交易平台的创始人,赵长鹏的经历堪称币圈创业典范。早年他是一名程序员,曾参与创建过某交易所,但不久后离开。他的第一桶金可追溯至2014年,当时他卖掉上海的房子,换成了约1500枚比特币(当时每枚仅600美元左右)。比特币随后几年暴涨,为他带来可观的资产增值,也为日后的创业奠定了资金基础。
2017年,他抓住币圈牛市机遇创立了自己的交易平台。凭借高效的撮合系统、优质的用户体验,以及发行平台币作为生态核心,该平台仅用几个月就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。平台的盈利模式简单直接:交易手续费加上平台币升值。交易所相当于收取"过路费",行情越火爆、交易量越大,收益就越丰厚。赵长鹏借助平台业务的腾飞,个人财富也呈指数级增长,一度跻身华人首富行列。可以说,创建交易平台让他站上了造富快车道,而他当初全力押注比特币的决心,则是他发家路上的关键一步。
3. Giancarlo Devasini
Giancarlo Devasini创办的公司发行了市场主流稳定币USDT。他最初是整形医生,后来转行经营电子产品。Devasini进入加密领域的第一桶金源自2012年投资某交易所,进而在2014年与人联合创立稳定币项目。当时稳定币市场还是一片蓝海,Devasini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,将USDT打造成币圈的美元替代品,如今USDT已成为各大交易所通用的主要稳定币。由此带来的估值飙升,让他的财富在近年实现爆发式增长。简而言之,他找准市场空白,然后全力以赴。
4. Brian Armstrong
美国某大型交易所的创始人Brian Armstrong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。作为软件工程师,他2010年左右在Airbnb工作时初次接触比特币,敏锐地发现当时购买比特币的流程过于繁琐。2012年他毅然辞职创办交易所,很快获得了Y Combinator的种子投资,紧接着又吸引了包括纽交所在内的风投注资,为他的创业初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。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创业融资。
该交易所从一开始就坚持合规路线,虽然进展较慢,但更为稳健。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合法牌照,更于2021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,市值一度突破千亿美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交易所后来还与老牌投行合作,打通了传统银行的资金通道,让银行客户可以直接用信用卡购买加密货币。这一系列合规化操作,不仅让Armstrong赚得盆满钵满,也使他成为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的重要桥梁人物。
5. Chris Larsen
Chris Larsen在进入区块链领域前就是金融界创业家,早在1990年代就创立了线上贷款公司E-Loan。此后还参与创办了P2P借贷平台Prosper,在传统金融圈颇有建树。正因如此,他对支付领域的痛点了如指掌。
2012年,Larsen与团队联合创办公司,推出了跨境支付协议和加密货币,试图用区块链技术革新跨境支付。他在加密行业的第一桶金可以说来自创业及早期持有的代币。该公司在2014-2016年间获得多轮融资,Larsen作为联合创始人自然持有可观的代币和公司股权。2017年代币价格飙涨了数百倍,让Larsen的个人财富一度冲上加密富豪榜前列。尽管此后代币价格回落,但凭借大比例持仓,Larsen仍稳居币圈顶级富豪行列。
6. Paolo Ardoino
某稳定币公司现任CEO Paolo Ardoino也是技术大牛。2014年,精通计算机编程的他加入某交易所,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,Paolo很快解决了该交易所早期的一系列系统难题,展现出超强的架构能力。这也引起了某稳定币公司创始人的关注,不久后Paolo就被邀请兼任首席技术官(CTO)。Paolo的第一桶金可以说来自于他在公司获得的股权激励,加入时该稳定币发行量只有几千万美元,但他帮助将其迅速扩展到十几个主流公链上,大幅提升了日交易量和应用场景。
可以说,他用技术实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,当公司借助利息收入获得巨额利润时,Paolo作为股东也从中分得红利。技术入股,再加上稳定币业务的腾飞,成就了他的财富神话。
7. 孙宇晨
孙宇晨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。19岁时他就成为某加密项目在大中华区的早期代表,后来自创社交App也获得了投资。但让孙宇晨真正赚到第一桶金的,是2017年他发起的某公链项目。在ICO热潮中,孙宇晨通过发行代币募集了数千万美元资金,为自己积累了巨大的原始资本。随后赶上加密市场暴涨,代币价格一度飙升百倍,让孙宇晨手中持有的筹码瞬间价值暴增。他本人也凭借创始人身份持有大量初始代币,在那波牛市中实现财富飞跃。
此后,孙宇晨开始各种大胆营销和资本运作:砸下456万美元拍下某知名投资者午餐,一举成名;陆续收购了交易所、入股其他平台等,打造自己的加密版图。孙宇晨的风格简单粗暴,一手抓技术筹码,一手抓市场眼球。尽管外界对他评价褒贬不一,但他确实抓住了时代给予年轻人的机会,把自己送进了币圈富豪榜。
8. Michael Saylor
Michael Saylor的故事与其他人有些不同。这位商业智能软件公司的创始人,本来是传统科技富豪。然而在2020年,已经五十多岁的他却突然以狂热姿态全力押注比特币。Saylor当时注意到比特币的潜力和美元潜在的通胀风险,于是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,将公司的大部分现金储备转换为比特币。这相当于把一家公司几十亿美元的"家底"押在了比特币上,很多人当时认为他疯了,毕竟这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!
可Saylor用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,公司自2020年8月开始持续购入比特币,截至2025年已经累计持有超过60万枚BTC,成为全球持币最多的上市公司之一。这一系列激进操作为他在加密领域赢得了丰厚回报,随着比特币价格后来突破10万美元,他账面浮盈超百亿美元,公司股价也翻了数倍。如今,该公司干脆把比特币列为主要储备资产,Saylor则成了币圈"激进多头"的精神领袖。
9. Stuart Hoegner
Stuart Hoegner在币圈是个相当低调的人物,但论财富他绝对算得上隐形富豪。作为一名律师,Hoegner很早就对数字货币法律合规感兴趣。2014年,加密货币还远未走入大众视野,他就加入了某交易所和稳定币团队,当时行业监管一片灰色地带,能不能生存都是未知数。Hoegner 扛住了巨大的压力,一步步为稳定币建立起法律和合规框架,比如推动了储备金定期审计和透明度披露策略,大幅提升了市场信任度。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作为创始团队成员所持有的公司股权。与其他高调张扬的大佬不同,Hoegner几乎从不接受采访,也极少公开露面,他就是币圈里典型的那种闷声发大财型人才。
10. Cameron & Tyler Winklevoss
Cameron和Tyler这对双胞胎兄弟,当年因为与某社交网站创始人争夺创始权,打官司和解拿到了约6500万美元赔偿金,这笔钱也成了他们涉足币圈的起点。兄弟俩的第一桶金就是拿官司赚来的钱在2013年低价大举买入比特币,这样的先见之明让他们成为最早的大额比特币持有者之一。
兄弟二人虽然后来创建的交易所发展得中规中矩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早期投资比特币所带来的丰厚回报。截至目前,据说两人仍持有约7万枚比特币。有了当年的第一桶金铺路,再加上对比特币的长期信仰持有,Winklevoss兄弟实现了财富持续增值。
暴富路径总结:三大造富模式颠覆传统逻辑
纵观这些币圈大佬们的发家史,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类主要的"暴富路径",这些路径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造富逻辑:
第一类是"开交易所当老大",某些大佬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。交易所赚钱的核心在于"收手续费 + 做生态",只要有用户在平台交易,就能源源不断获得抽成。另一位交易所大佬则选择了合规上市路线,踏踏实实拿执照,登陆纳斯达克。如今交易所行业头部效应明显,躺赚手续费的同时,还能通过平台币生态进一步放大收益。这条路径的魅力在于,只要站在行业资金流动的入口处,财富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你。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