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体心智:Web3项目的关键竞争力
1981年,16岁的释永信进入了当时几乎被遗忘的少林寺。那时寺里仅有9位僧人,靠种地和香火艰难度日。转折点出现在一年后:一部功夫电影的热映让这座古寺一夜之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。
释永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次"心智红利"。虽然他并非发明功夫或武艺最高强的人,却完成了一次跨时代的品牌定位:他将"少林寺等同于中国功夫"的观念,深深烙印在了全球观众的脑海中。
在随后的几十年里,他系统整理武术典籍、推动表演走向国际、开展文化传播、打造商业授权,从一个宗教场所出发,把少林打造成了全球"功夫认知"的入口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认知并不止于"文化影响",而最终变现为实际收益: